馬吉

第四輯為「倒行的歷史」,有多篇文章簡介香港的二樓書店,我覺得這一輯最有意思。我就讀過台灣書話家傳月庵的《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當中介紹了台灣的二手書店,順帶也寫了好幾間具有影響力的出版社,既有「史識」,也文采斐然,讓人感到台灣濃厚的文化氣息。香港像台灣那樣有特色的書店和出版社也在不少,但都是自生自滅。例如賣二手書的神州,已有好幾十年歷史,足為香港文化發展的見證,也只有大陸的藏書家不時提到,香港讀者從來不聞不問。又如灣仔軒尼詩道的三益,想當年我也曾光顧過,但不久結業,也不知它究竟有何底蘊,對香港文化傳播起過甚麼影響。我也是只見大陸的作者提過,香港好像許定銘也偶然提及,不過大家仍是對之漠然。即如許定銘自己創辦的創作書社也有許多故事可說,可是又有誰理會?
這第四輯介紹了好些書店如已結業的文星、洪葉,仍「健在」的田園、樂文、榆林等,也約畧講了書店的興衰和彼此的傳承關係,算是很好的資料,不過仍只屬蜻蜓點水。希望由此起步,日後能見到更詳盡的「書店地圖」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