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4 October 2013

田園書屋

旺角西洋菜街田園書屋。拍攝於二OO九年三月十一日。




拍攝於二O一O年一月廿五日。



拍攝於二O一一年七月八日。

油麻地半日文化遊

油麻地半日文化遊
文/zen(本文發表於基督教論壇報)


前些日子因為工作的關係去了一趟香港,其中一天的行程,是一早起床吃完早餐後,從尖沙咀碼頭一路往北,經佐敦、油麻地、旺角,走了一整天,到太子地鐵站完工。

這段路上好吃好玩的地方很多,不過,回家整理一路的照片和走過的景點時赫然發現,油麻地有幾個鄰近的景點,串連起來,實在是非常適合消磨一個悠閒的午後,進行一趟難得的文化之旅。

原來,油麻地不只有血拼客最愛的廟街、玉市,還有文化人一定會喜歡的好去處。


專賣人文書的中華書局(油麻地分店)

九龍油麻地彌敦道450號
電話:23856588/傳真:27823525

首先,是位於彌敦道上的中華書局油麻地門市。這家中華書局從外表上看起來,和香港三聯、香港商務等大型連鎖書店沒甚麼兩樣,都是位處香港最熱鬧的大馬路/街區,書店面積廣闊,書籍陳列豐富。一樓主要陳列港台兩地的暢銷新書以及週刊雜誌。



不過,上到二樓,才知道別有洞天。該門市的裝潢走典雅的中國風情,書店內處處可見傳統中國式家具以及室內裝潢格局,而且隔音效果甚好,有別於彌敦道上的車水馬龍,入到室內,一片寧靜,果真應了「鬧中取靜」一詞。

更棒的是,這家們是專收文史哲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圖書,兩岸三地之文史哲圖書皆備,藏書量少說有十萬冊,分類十分詳細,對於鑽研文史哲人文社會科學的碩博士生學者教授,乃至對人文閱讀有興趣的讀者,中華書局油麻地門市絕對能一次滿足你所有的需要。

就算不是精通這類圖書的外行人,光是欣賞書店內的雅致中國風情,隨手翻讀幾本中國古典文學,感覺也是非常舒服。


濃濃人文與懷舊風情的美都餐室

九龍油麻地廟街63號(8:30~21:45)

逛完中華書店,有時間的話可以順便看看眾坊街的天后廟。該廟歷史悠久,建於1865年,廟體建築乃中國常見的寺廟建築。廟後方有一大塊的空地,種植不少樹木,不少人將此當作公園,在此休息遊憩。




如果肚子餓了,一定要推薦的是美都餐室。香港的茶餐廳雖然多不勝數,但幾乎都是新式裝潢,一切以效率為主要依歸,桌椅多且擁擠,只有美都餐室,數十年如一日,店內裝潢仍是五十年前開業時的模樣,最是老香港風情。這裡必吃的招牌焗排骨或許不是人人都吃得慣,但美都餐室的例湯卻仍保有老香港人愛煲湯的誠意,一碗看似平淡無奇的例湯,喝進口卻是叫人讚嘆且再三回味。




近年來美都餐室已經成為香港文化地標之一,為此美都也替自己果上了人文外衣,在店面陳列上作了一些巧思設計,令人會心一笑。


油麻地警署

九龍油麻地眾坊街與廣東道交界處

吃完飯,不妨沿着眾坊街走,不久就能看到油麻地警署,還有警署對面的駿發花園(社區)。

眾坊街的油麻地警署是1922年時從「差館街」處遷移過來的,此處昔日鄰近油麻地避風塘,是懸掛風球之處。



1998年,香港政府原本有意拆除油麻地警署,作為興建中九龍幹線鐵路的車站,不料引發香港社會反彈,最後香港政府順應民意,保留了部分具有歷史意義的油麻地警署,僅拆除較後期興建的部分。

目前油麻地警署已經被評定為三級古級,走逛油麻地警署除了可以看到港英殖民政府時期的警署建築外,更能看見香港社會對於自身歷史文化維護之心的日漸抬頭,頗值得不斷追逐開發主義的台灣社會反思。



電影專門書店KUBRICK

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舖
(油麻地地鐵站C出口/彌敦道經文明里步行約5分鐘)
http://www.kubrick.com.hk/

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提到香港的書店不是座落於旺角銅鑼灣的樓上書店,就是財大氣粗的連鎖書店,好像沒有一家兼顧風格與品味的人文獨立書店。

如果你還這樣想,那就錯了,油麻地半日遊的最後一站,我要推薦一家近年來於香港崛起,並快速成為兩岸三地文化人推崇的電影專門書店KUBRICK。







KUBRICK位於眾坊街的駿發花園社區內,作為電影專門書店,KUBRICK除了擁有大量的中外文電影藏書外,還有一座頗具規模的電影圖書館,有電影專門書籍雜誌與DVD可供借閱,圖書館區還會不定時播放電影。

此外,KUBRICK還有一個咖啡座區,對於感嘆難以找到好咖啡店可以坐下來悠閒看書的香港,KUBRICK不失為好選擇。


更妙的是,電影專門書店KUBRICK旁邊,就是一座院線電影院(百老匯電影中心),無論是看電影前來書店逛逛,還是看完電影後來書店走走並且喝杯咖啡,都是不錯的選擇。

KUBRICK還會不定期舉辦各種演講與展覽活動,來香港想感受一下當地的文化力,KUBRICK是不錯的選擇。

下次準備上油麻地的廟街瘋狂血拼前(廟街通常於傍晚才開始營業),不妨安排一個午後的時間走逛一下油麻地幾個極富文化魅力的特色書店、餐廳與古蹟吧!

Zen大的敦南新生活二O一O年八月十六日)

油麻地的實用和佳善

油麻地的實用和佳善
銘予
(作者簡介:喜尋香港早期文學,行舊書店。)

舞廳上的實用書局和老翻書

為了買到葉靈鳳的《香港掌故》,便上了實用書局。實用原在旺角西洋菜街,後來搬到油麻地麗聲大廈的三樓,樓下則是時鐘酒店和舞廳。走過樓梯,遇見一男一女在談話,疑似與舞廳有關之職工。我最後穿過三樓的窄巷,發現書局就是一間民居,緩緩推木門進去,發現天花上的大風扇轉動,燈光忽明忽暗,映着一排排舊書和綠色格子的地板,比新亞更覺過去時光的錯置,堪比花樣年華。查其書店歷史,實用書局成立於民國初期,在湖南、長沙等地設店,於解放前遷至香港,可謂百年老店。我在書架意外地找到沈從文,良友出版《記丁玲續集》,內裏印着三九年出版,但只標價四十元,教人感到興奮。自以為是民國版珍本,但理論上民國版應沒有這般便宜,而且品相很新,加上背面印着「學而書舍發行」,但最終也無礙買下。阿伯用驟似樹仁胡校監之普通話說:《記丁玲續集》這本只需三十,更說了句「些些」(謝謝)回應,將書本放進全黑的膠袋裏,猶如買進老翻光碟。其後重訪此書店,更發現一家人吃飯用餐,樂也融融。

最後,網路的資料證實我老翻書的疑問︰「大約就在一九七九年秋季,博學而質樸的日本女漢學家中島碧女士訪問丁玲──她是《丁玲論》的作者,也是錢鍾書夫婦作品的翻譯者。她送給丁玲兩本書,即《記丁玲》與《記丁玲續集》,香港某書店據一九三九年九月上海良友復興公司的初版本翻印。至此,丁玲才知道世間有這樣兩本關於她的書。令人費解的是,沈從文在事前事後從來沒有在她面前提起過。」

而沈從文致徐遲的信則提及︰「我的一切舊作已於五三年即燒盡,紙型也不保存。台灣方面待遇相同,倒像是歷史少有事情。『文化大革命』一來,且把手邊留下的,作為紀念的底子全部『代為消毒』毀去了。近年有機會重印幾卷舊作,公私圖書館既保存極少,全靠香港方面,為寄來翻印本四十二冊,不少還是上海一折八扣重印本,才能着手。」

內地文革時,書本被大量燒盡的情況下,香港當時的翻印本是一種對文化傳播和保留的好方法。畢竟也是三十年前的「老翻」,在中大圖書館的資料中顯示,是香港學而書舍一九七六年出。雖然不是甚麼珍本,但亦有一點歷史價值,與現今的懷舊初版複印本意義不同。

廟街的佳善

廟街多兄弟,卻有半間文史二手書店,美名為佳善。

此書店格局甚為新奇,左邊如廟街常見,是專賣情色雜誌如《蛇鼠貓》(別稱),右邊卻可以是一大列文史舊書,有西西、卡夫卡等洪範出版。曾聽朋友提及,兩邊書櫃的矛盾,是一個兩代人之間的故事︰開店的父親想在廟街搞些文化,於是開了一間專賣文史舊書,是老一輩的執着,名為佳善書店,真是大佳大善。其後父親老去,兒子成了廟街佳善的話事人,為了賺多點利潤以供生計,於是開始在半邊開其情色專櫃,但不知怎地,仍尊重文史的書籍,將其置於色情雜誌之上列。

佳善已成半,但仍是廟街黑夜的半道白光。這種光照,與實用書店一樣,完全凸顯出香港文史舊書生存的窘迫與尷尬。一般的文藝青年或女子也不會無端進去,或者會在門口窺望,但我終選擇進去暢遊,不怕種種誤會,以作存記。

文匯報二OO九年一月三十日)

廟街的書店

廟街的書店
Birdy

在香港,很少書店在地鋪經營,但是頗有一些舊書店開在地面,廟街的「佳善圖書中心」正是一例。


看它懸起的旗幟的殘破程度,便知「佳善圖書中心」已經營了好一段日子。仔細看旗上殘破的文字,書店賣的主要是小說、日本漫畫和成人雜誌。進店一看,成人雜誌佔了近半個鋪,日本漫畫紥成一捆一捆的售賣,小說則混雜在各種類型書籍中;總之,這書店其實什麼書都賣,文史哲雜文散文圖冊都有,雖不算是高質素舊書,但發現有趣書籍的機會比逛那些專賣流行讀物的書店更高。

我不知道書店的顧客主要買什麼書,相信成人雜誌應是主打。書店的半壁放了各種寫真集,都包了膠套,封面上見王小鳯、李麗珍、陳雅倫等,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光影。即使不買書,我仍愛進店逛逛,看看寫真集封面,想像那個褪色時代的燦爛。


想得多記得少二O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天地圖書

灣仔莊士敦道天地圖書。拍攝於二OO八年九月廿九日。


正門:


正門地庫:


側門:


側門地庫:

中華書局

油麻地彌敦道中華書局。拍攝於二OO八年八月十三日。



拍攝於二O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拍攝於二O一三年四月廿三日。

香港上海印書館

香港上海印書館
Patton

香港上海印書館由華生華太打理,現在香港寸金尺土,依然可以舊式傳統模式經營,實屬小數,店舖內地方不大,但術數書籍包羅萬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讀者在店內瀏覽,完全可以感受到香港人在六,七十年代那一份土生土長情懷,與現今經營手法是大相逕庭。

不說大部份國內網友也不知道,原來鼎鼎大名術數家吳師青先生及關鳳翔先生,是上海印書館當年常客,及在上印書館曾出版書籍,如《香港地脈形勢》及《堪輿原理》等書,而製作過程是由華生夫婦二人親手處理製作,相信這也是堪輿部份章節歷史,昨天銳山先生親身拜訪華生華太,談談當年術數佚事,懷勉一番!

如大家有機會到中環逛街,可以到上海印書館逛逛,感受一下當年兩位名師發源地,拍了些附近地貌,方便大家尋找!

地址:中環祖庇利街17-19號順聯大廈二樓
電話:25445533
電郵:shanghaibookstore@yahoo.com.hk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上午九時半至晚上八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下午二時至晚上八時

圖片拍攝:郭翹鋒先生

銳山先生請店主寫一篇文章介紹上印書館歷史,華生華太為人很低調,寫了寥寥數字,雖然是寥寥數字,但已道出了鮮為人知的風水歷史佚事,這些人物著作是肯定影響現今習術數者方向。


第一代創辦人:









術數縱橫論壇二O一O年一月十一日)

上海印書館

拍攝於二OO八年八月十三日:



拍攝於二O一O年一月廿六日:



資料:

地址:香港中環租庇利街17-19號順聯大廈一字樓103-106室 電話:25445533

電話:25445533

傳真:25446795

負責人姓名:梁秀卿小姐

營業時間(一至五):上午九時30分至晚上8時

營業時間(六、日):周六9:30 am 至 8:00 pm,周日 下午2時至晚上8時

營業時間(公眾假期):下午2時至晚上8時

(來源: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