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唯一的法文古書店:尋找香港歷史
撰文:鄭祉愉
攝影:梁俊棋
許多人只知道中環威靈頓街有一間名為Parenthèses(歐陸法文圖書公司)的法文書店,但其實在荷李活道另有一間法文書店,專賣古籍,屹立至今十五年。書店低調沉潛,在PMQ抬首一望,才看到對面窗上貼着”Librairie Ancienne Indosiam”,解作遠東古籍書店。
推開木門,頓時書香四溢。小小的書店約四百來呎,鋪天蓋地的深色古籍,二十世紀初的報紙堆,一疊疊舊照片,七零八落的舊物,掛牆的古地圖,書架隨意擱着十八世紀的木製立體照相鏡(stereoscope),散發故紙堆的溫暖。與其說這裏是一間法文書店,不如說這是一個能真正匯聚書癡的部落。
法文書店窺見昔日香港
老店主Yves Azemar六十六歲,曾到過泰國、大溪地等地當法文老師,二十五年前來到香港,任教法國國際學校。自小愛書的他,發現香港一間古書店也沒有,「太失望」,索性辭職開店。
Yves藏書超過一萬,一半以上是個人收藏,店內有三千多,還租了倉庫,九成是法文書。他一年會去四五次法國搜羅,包括village du livre(專賣書的鄉郊小鎮)。書籍五花八門,由《現代日本繪畫小史》、歷史書、古字典到美術書,數百港元已有交易。
舊照舊物令人嘖嘖稱奇:文革時傳奇新聞攝影社Gamma拍攝的大幀紀實照、1978年李小龍《死亡遊戲》的法版海報、導演胡金銓法國友人私下拍攝的《俠女》劇照、1840年廣州的彩色印刷品,昔日商人、買辦、水手的旅行紀念品……
與香港有關的史料,他更不惜從法國贖回來:六十年代,香港政府新聞處大制水的黑白照;木製私人相簿內1926年颱風,水淹跑馬地的照片;1906年10月的報紙《Le PetitJournal》,背面全版報道香港的丙午風災,造成近萬五人死亡。他指了指報紙,義憤填膺地譴責殖民者─當年英文報紙標題竟是「五十個英國人死亡」,對死去的中國人隻字不提。
客稀但每個人都古靈精怪
「從未有人來我的店會失望而回。」Yves語帶自豪。
在香港賣古書,似天方夜譚。開業數年只有十個客人,幸好生存依賴網絡,除了古書網,他也每兩個月寄目錄給一千名收藏家。
只寫法文店名,他像姜太公,靜靜等候愛書人上釣,常常整天一個顧客都沒有。客人千奇百怪:前兩天上門來自荷蘭的中國研究教授、書籍收藏家、考古專家、銀行家……有設計師買畫裝飾餐廳,偶爾有遊客進來,多數能說法語。上環有「小法國」之稱,許多法國人聚居,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年輕法國人不讀書,他們對書籍沒有興趣,」他嘆道。書店請過兩個愛書的本地大學生,常漫談中法政治,但都先後離去,最後長伴左右的,還是書。
既是愛書人,緣何捨得賣書? Yves說得理直氣壯:「賣書是為了買書。」他只收藏十九世紀末在印度支那、西貢、河內等出版的法國文學和遊記,以及北京和上海出版的法文書。愛書始於小學,法國老師慣用古書獎勵名列前茅的學生,愛上古籍大抵從那時開始。長大離家後,一次發現弟弟竟然擅自賣光他藏在家中的書,讓他勃然大怒。「四十年了,我仍然很生氣!」六十六歲,他仍有點孩子氣的不忿。
「收藏是自私的,只為自己快樂,但與人分享,同樣令我快樂,與金錢無關。」他常常以書會友,遇到專家交流知識更喜上眉梢,「這並不止生意,是分享對書的熱愛。」
在香港開書店到老死
Yves雙手抱來珍藏─1926年出版的圖集《民間之圖像》, 高兩呎多, 全世界只有二百本,在專賣珍藏書籍的網上書店Abebooks上售17,500美金,是「二十世紀在北京出版過最大、最華麗精細的書」,由英年早逝的法國記者Albert Nachbaur所著,每一張插畫揀選訂造後,經工匠手工繪製,多是中國傳統年畫。或因同是異鄉法國人,Yves對他極為狂熱,不論書信、雜誌通通不放過,高高的堆成一角,不無尷尬地自嘲「癡狂」。第一篇以Nachbaur為主題的學術論文出版後,立即寫信跟北京學者交流,甚至打算為他寫書。
家人對書毫無興趣,讓他一度陷入苦惱:過世後兒子或會丟掉他的全部書籍。法國二手書市場蓬勃,一通電話,收書人立馬上門,在香港書只能丟到堆填區去。
一本本書如年輪,隨時光流逝增加。附近的店幾番新,這裏成為一座屹立了十五年的
燈塔,許多收藏家每年來香港必定拜訪,又有鴉片藏品專家,成為小型社羣。「法國書店往往一守就三、四十年,不會搬,市場穩定,對古書店格外重要。」香港書店之死,離不開租金二字。2003年書店開在擺花街,豈料業主決定賣掉整棟樓宇,勒令他一個月搬走,於是咬一咬牙,花了七十萬,買了現在的單位。換來生存空間之後,才能談古書店的靈魂。
十多年了,Yves安於書店的靜好。「活在香港,我早自覺是香港人了。我太老了,不會離開。你知道的,書店老闆從不退休,都死在書店裏。」2008年,青文書店羅志華整理書籍時被塌下的二十箱書壓死。他說這話,認真得不像開玩笑。至於死後的世界如何,書店又怎樣接續傳承,這個紙房子裏的人想通了,豁達地說:「收藏只是一輩子的事,快樂過,分享過,之後的事就不在乎了。」
(註:書店主人有事回法國,九月再開)
(《明周》網站二O一七年七月七日)
撰文:鄭祉愉
攝影:梁俊棋
許多人只知道中環威靈頓街有一間名為Parenthèses(歐陸法文圖書公司)的法文書店,但其實在荷李活道另有一間法文書店,專賣古籍,屹立至今十五年。書店低調沉潛,在PMQ抬首一望,才看到對面窗上貼着”Librairie Ancienne Indosiam”,解作遠東古籍書店。
推開木門,頓時書香四溢。小小的書店約四百來呎,鋪天蓋地的深色古籍,二十世紀初的報紙堆,一疊疊舊照片,七零八落的舊物,掛牆的古地圖,書架隨意擱着十八世紀的木製立體照相鏡(stereoscope),散發故紙堆的溫暖。與其說這裏是一間法文書店,不如說這是一個能真正匯聚書癡的部落。
木製私人相簿內1926年颱風,水淹跑馬地的照片。
法文書店窺見昔日香港
老店主Yves Azemar六十六歲,曾到過泰國、大溪地等地當法文老師,二十五年前來到香港,任教法國國際學校。自小愛書的他,發現香港一間古書店也沒有,「太失望」,索性辭職開店。
Yves藏書超過一萬,一半以上是個人收藏,店內有三千多,還租了倉庫,九成是法文書。他一年會去四五次法國搜羅,包括village du livre(專賣書的鄉郊小鎮)。書籍五花八門,由《現代日本繪畫小史》、歷史書、古字典到美術書,數百港元已有交易。
舊照舊物令人嘖嘖稱奇:文革時傳奇新聞攝影社Gamma拍攝的大幀紀實照、1978年李小龍《死亡遊戲》的法版海報、導演胡金銓法國友人私下拍攝的《俠女》劇照、1840年廣州的彩色印刷品,昔日商人、買辦、水手的旅行紀念品……
與香港有關的史料,他更不惜從法國贖回來:六十年代,香港政府新聞處大制水的黑白照;木製私人相簿內1926年颱風,水淹跑馬地的照片;1906年10月的報紙《Le PetitJournal》,背面全版報道香港的丙午風災,造成近萬五人死亡。他指了指報紙,義憤填膺地譴責殖民者─當年英文報紙標題竟是「五十個英國人死亡」,對死去的中國人隻字不提。
1906年10月的報紙《Le PetitJournal》報導香港丙午風災
底下是六十年代大制水的政府新聞處照片
客稀但每個人都古靈精怪
「從未有人來我的店會失望而回。」Yves語帶自豪。
在香港賣古書,似天方夜譚。開業數年只有十個客人,幸好生存依賴網絡,除了古書網,他也每兩個月寄目錄給一千名收藏家。
只寫法文店名,他像姜太公,靜靜等候愛書人上釣,常常整天一個顧客都沒有。客人千奇百怪:前兩天上門來自荷蘭的中國研究教授、書籍收藏家、考古專家、銀行家……有設計師買畫裝飾餐廳,偶爾有遊客進來,多數能說法語。上環有「小法國」之稱,許多法國人聚居,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年輕法國人不讀書,他們對書籍沒有興趣,」他嘆道。書店請過兩個愛書的本地大學生,常漫談中法政治,但都先後離去,最後長伴左右的,還是書。
既是愛書人,緣何捨得賣書? Yves說得理直氣壯:「賣書是為了買書。」他只收藏十九世紀末在印度支那、西貢、河內等出版的法國文學和遊記,以及北京和上海出版的法文書。愛書始於小學,法國老師慣用古書獎勵名列前茅的學生,愛上古籍大抵從那時開始。長大離家後,一次發現弟弟竟然擅自賣光他藏在家中的書,讓他勃然大怒。「四十年了,我仍然很生氣!」六十六歲,他仍有點孩子氣的不忿。
「收藏是自私的,只為自己快樂,但與人分享,同樣令我快樂,與金錢無關。」他常常以書會友,遇到專家交流知識更喜上眉梢,「這並不止生意,是分享對書的熱愛。」
在香港開書店到老死
Yves雙手抱來珍藏─1926年出版的圖集《民間之圖像》, 高兩呎多, 全世界只有二百本,在專賣珍藏書籍的網上書店Abebooks上售17,500美金,是「二十世紀在北京出版過最大、最華麗精細的書」,由英年早逝的法國記者Albert Nachbaur所著,每一張插畫揀選訂造後,經工匠手工繪製,多是中國傳統年畫。或因同是異鄉法國人,Yves對他極為狂熱,不論書信、雜誌通通不放過,高高的堆成一角,不無尷尬地自嘲「癡狂」。第一篇以Nachbaur為主題的學術論文出版後,立即寫信跟北京學者交流,甚至打算為他寫書。
家人對書毫無興趣,讓他一度陷入苦惱:過世後兒子或會丟掉他的全部書籍。法國二手書市場蓬勃,一通電話,收書人立馬上門,在香港書只能丟到堆填區去。
一本本書如年輪,隨時光流逝增加。附近的店幾番新,這裏成為一座屹立了十五年的
燈塔,許多收藏家每年來香港必定拜訪,又有鴉片藏品專家,成為小型社羣。「法國書店往往一守就三、四十年,不會搬,市場穩定,對古書店格外重要。」香港書店之死,離不開租金二字。2003年書店開在擺花街,豈料業主決定賣掉整棟樓宇,勒令他一個月搬走,於是咬一咬牙,花了七十萬,買了現在的單位。換來生存空間之後,才能談古書店的靈魂。
十多年了,Yves安於書店的靜好。「活在香港,我早自覺是香港人了。我太老了,不會離開。你知道的,書店老闆從不退休,都死在書店裏。」2008年,青文書店羅志華整理書籍時被塌下的二十箱書壓死。他說這話,認真得不像開玩笑。至於死後的世界如何,書店又怎樣接續傳承,這個紙房子裏的人想通了,豁達地說:「收藏只是一輩子的事,快樂過,分享過,之後的事就不在乎了。」
(註:書店主人有事回法國,九月再開)
(《明周》網站二O一七年七月七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